人體的肋骨共有十二對,左右對稱,其功能在於保護胸腔內重要器官如心臟、肺臟。當胸腔受到外力的撞擊,肋骨斷裂,稱之為肋骨骨折。當連續三根肋骨,每一根肋骨皆有兩個骨折斷端,稱之為連枷胸(Flail Chest),此為嚴重的肋骨骨折。
肋骨骨折
789 連枷胸
在台灣肋骨骨折主要是汽機車車禍,高速撞擊胸腔導致。其餘常見發生原因包含樓梯摔落、高處墜落、浴室滑倒撞擊、工作中重物撞擊。少數為病理性骨折,代表骨頭因為骨質疏鬆、腫瘤而結構脆弱、一個咳嗽或輕微外力即斷裂。
不嚴重的肋骨骨折,可以使用保守治療的方式,以止痛、外部固定和生活模式調整為原則,讓骨折處自行癒合。一般骨折約需3個月左右癒合,疼痛持續時間也差不多3個月。這段期間應避免劇烈活動,牽扯患部肌肉,或是壓迫傷處。
先講結論: 肋骨斷3根以上且有錯位(截斷性2根),咳嗽或稍微移動就劇烈疼痛,呼吸短且急促、止痛藥效果不佳即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。
根據世界胸腔外傷醫學會Chest Wall Injury Society(CWIS)2023最新治療指引,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病人建議接受肋骨骨折固定手術。
肋骨下面即是肋膜,肋膜包含神經及血管。肋骨骨折後的斷端會破壞下面的神經、血管。分別造成疼痛及流血。根據肋骨骨折的根數以及錯位程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。加上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度不一樣,會產生保護機制,不敢正常呼吸、咳嗽,移動身體。同時、骨折斷端流出的血會堆積在胸腔內造成血胸,嚴重的也可能會破壞肺臟漏氣造成氣胸,氣血胸壓迫肺臟造成呼吸困難、嚴重甚至會呼吸衰竭,需要插胸管、氣管、呼吸器治療、住加護病房,最嚴重造成死亡。
手術可以改善疼痛、減少肺炎發生的機率、縮短加護病房以及整體住院天數、減少呼吸衰竭、插氣管使用呼吸器治療的天數、甚至有機會減少死亡發生的機會。
根據研究報告,肋骨骨折手術在受傷後三天內(72小時)進行手術固定,能達到最好的預後效果。本團隊遵循準則,90%以上的病人皆能夠在72小時內接受手術治療,確保最佳治療效果。